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生活即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层含义:以生活为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共生活而发展。
社会即学校
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
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打破围墙,面向社会的大环境办学,利用社会的或环境办学。
教学做合一
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改变教、学、做的分离状态。
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做应紧密结合,克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教学做合一包含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二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行是知之始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行是知之始”的观点。
认识与实践结合,确立“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教育目的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人格之完善。
倡导“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之理念,注重学生的品行和道德塑造。
职业教育
提倡“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职业教育宗旨,强调职业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普及教育,淡化选拔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精神与风格
陶行知倡导“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鼓励学生具有创造精神,锻炼身体,独立自强,学会从容工作、学习。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对当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理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