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既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其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同时试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具体来说,洋务运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民用工业:
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筹建海军:
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如京师同文馆等,并派出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尽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引进了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但由于其封建性和对外国的依赖性,最终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普遍认为它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