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读书明智”,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教材内容概述
《古人谈读书》由两则文言文组成,分别选自《论语》和朱熹的《童蒙须知》。前者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学思结合等;后者则指出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并强调“心到”是最重要的道理。
教学价值
文化传承:
课文选取了孔子、朱熹、曾国藩等名人的言论,这些言论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读书、学习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
思维训练:
学生需要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语句的意思,对文中谈到的读书求学的看法、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个过程需要抽象规律思维的参与,具有思维训练价值。
审美鉴赏:
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和节奏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语言积累:
课文文字简约、语言凝练,是言语表达的典范,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积累优美的词句。
学习策略
借助工具:
学生需要借助拼音、工具书、请教他人等方法解决生字词问题。
朗读背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以积累语言。
理解大意: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联系实际: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推测词义:
对于没有注释的关键字词,学生需要推测其意思,然后查阅资料进行验证,以培养推理和甄别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几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帮助理解文意,对文言文的文体特征更加熟悉。但是,《古人谈读书》说理性较强,语录体文本句子之间关联性不高,学习时内容理解有难度,特别是不容易主动关联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方法,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积累优美的词句和表达方式。
理解大意,训练思维: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建议
创设情境:
可以通过插图、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和体会,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拓展延伸:
可以结合课外资源,推荐一些相关的古代典籍或现代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写作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读后感、推荐一本书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