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
一些干警和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只是“摆设”或“养老”部门,甚至认为只要不违纪违法犯错误,就与纪检监察人员没有关系。
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缺乏监督意识,个别领导干部对内部监督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问题不敢直视。
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
由于体制机制和人员编制限制,部分纪检监察机构人员配备不全,存在兼职现象,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基层纪委人员配备不足,且多为非专职人员,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作方式陈旧,工作水平不高
纪检监察人员多数年龄偏大,缺乏中坚力量,工作方式陈旧,难以具体实施和创造性开展工作。
部分纪检监察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存在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的思想。
制度流于形式,监督检查不到位
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监督力量不足,信息不对称、沟通机制不完善。
监督体制不完善
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体制不够完善,监督办法缺乏统一规范,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监督方式简单。
监督机构设置不统一,监督力量比较薄弱。
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全面
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用脱节,导致在日常办案中遇到纪法衔接类的专业性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新进纪检监察干部大多为非专业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岗位培训机会少,业务知识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
工作热情不高
部分纪检监察干部主观能动性不强,存在畏难情绪,工作有安排但不够深入,执行不够到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职能发挥不到位
因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部分纪检监察干部不能全力聚焦主责主业,职能发挥作用不力。
力量配备不合理
受体制改革和编制限制,各职能科室人员少,工作迟滞,进度迟缓。
“三转”不够到位
部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人专职不专”“名专实不专”,工作中仍存在职能泛化、事事参与、职责弱化等不良现象。
同级监督难
基层纪委在履行监督责任时,存在思想障碍、制度机制障碍和实践层面障碍,导致同级监督难以有效实施。
“四风”根治难
在根治“四风”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建议从加强思想教育、完善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制度建设、畅通监督渠道、加强理论学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