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贪污受贿:
一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导致国家财产流失,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滥用职权:
部分党员干部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甚至违法乱纪,损害了公共利益,助长了权力寻租现象,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
违反纪律:
一些党员干部在履行公务过程中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这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还可能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生活作风问题:
部分党员干部在生活中追求奢华,享受特权,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个人品质,并可能导致腐败问题。
认识不足:
一些党员干部对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思想,认为廉洁问题离自己很远,没有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准则来严格遵循。
接受超标准接待:
在某些公务活动中,一些党员干部接受超标准接待,虽然知道这不符合规定,但没有坚决拒绝,存在“随大流”心理,未能坚守廉洁底线。
利益输送:
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或朋友在业务往来、项目招投标等方面提供便利,存在利益输送的潜在风险,违背了公正廉洁的原则。
收受小额礼品:
偶尔收受服务对象赠送的土特产、礼品卡等小额礼品,认为这是人情往来,无伤大雅,没有意识到这已经违反了廉洁纪律。
采购流程不规范:
在参与单位采购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采购流程和标准执行,存在照顾特定供应商的情况,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同时也违反了廉洁自律要求。
宴请问题:
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没有果断拒绝,参加后在工作决策中可能会不自觉地偏向宴请方,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单位形象。
个人事项报告不实:
在个人事项报告中,存在漏报、瞒报房产、股票等资产信息的情况,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违反了廉洁自律和组织纪律的相关规定。
高消费娱乐活动:
参加由企业或个人组织的高消费娱乐活动,如高档会所的休闲活动等,与服务对象或潜在利益相关方过度密切接触,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虚报冒领:
在单位报销费用时,存在虚报冒领的现象,如将个人的一些非公务消费混入公务报销中,侵占了公共资金,严重违反廉洁纪律。
自我要求不严:
一些党员干部在落实规章制度方面,需要增强自律意识和对纪律的警觉性,有时候可能存在对规章制度的不严格执行,甚至出现了打折扣的情况。
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深刻到位,从源头上预防和查处腐败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维护党的形象和纯洁性,确保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