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采购流程及管理制度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以下是详细的流程和制度:
医疗设备采购流程
采购计划的制定 评估现有设备: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评估现有设备,制定采购计划,包括数量、种类、性能参数等。
审核采购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审核采购计划,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
制定采购规划:依据医院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制定年度采购规划,并获得院长或院长会议批准。
供应商的筛选 资质审核:
根据采购计划,筛选具备相应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
沟通与协商: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设备质量和价格符合医院要求。
采购合同的签订 合同条款:
明确采购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交货时间、价格、付款方式等条款。
法律审核:合同需经过医院法律部门审核,确保条款合法有效。
合作关系: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确保设备按时交付和安装调试。
设备的验收与保管 到货验收: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符合合同要求。
问题解决:如发现质量问题或性能不符合要求,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设备登记:验收合格的设备登记入账,建立设备档案,并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保管和使用。
公开招标采购流程 审批手续:
按规定申请招标号,发布招标公告。
资格预审: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明确投标单位资格。
招标文件:编制、评审、会签、发出招标文件,包括技术标书、商务标书。
评标:抽取评标专家组建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形成评标报告。
定标: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讨论评标结果,确定中标候选人,最终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定标方案。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调拨制度 调拨手续:
设备有价或无价向外调拨时,必须履行调拨手续,并经有关领导审核批准。
核算计价:按设备价格、年限和数量等核算计价。
调拨申请:院内设备调拨由设备调出部门提出理由,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设备调入部门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院外设备调拨需报请院领导批准。
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使用培训:
最终用户部门应对初次使用的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前培训及考核。
资料管理: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和保管医疗器械操作手册等资料。
技术支持:培养技术骨干,建立部门内技术支持。
建议
加强沟通:
在采购过程中,医院各部门应加强沟通,确保信息畅通,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采购流程受阻。
严格审核:
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采购的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符合医院要求。
透明流程:
确保采购流程透明,接受监督和审查,防止腐败和不正当行为。
培训与考核: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通过以上流程和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满足医院的临床需求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