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由洪仁玕撰写,于1859年刊行。它是一个统筹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全文分为四大部分:
政治方面:
主张加强中央统一领导,设立新闻官和意见箱,使上下通情,发扬“公议”,制定法律和制度,肯定立法的重要性。同时,主张“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之事。
经济方面:
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修建铁路、公路,兴办邮政,发展金融事业,奖励民间开矿,奖励发明创造者“自专其利”。
思想文化方面:
主张设学馆、医院,禁止贩卖人口及使用奴婢,严禁鸦片入口。同时,批评那种“不务实学,专事浮文”的学风,提倡“切实透明,使人一目了然”的浅明文体。
外交方面:
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此外,《资政新篇》还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以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即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并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洪仁玕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提出学习西方,提倡与各国通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得到了洪秀全的赞同。但由于当时处于激烈的战争环境等多种原因,《资政新篇》并未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