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电除尘是一种通过 电场作用和水雾的湿润效应来去除气体中颗粒物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荷电:
在湿电除尘器中,含尘气体通过高压电场时,气体中的粉尘颗粒会被电离并带上电荷。通常,阳极带有负电荷,阴极带有正电荷,从而在电场中产生电晕放电,使粉尘颗粒荷电。
收集:
带电的粉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最终被收集在电极上。由于水雾的存在,粉尘颗粒与水滴碰撞后,电荷会转移到水滴上,从而增加了粉尘颗粒与电极之间的粘附力,并通过水流将粉尘颗粒从电极表面冲刷下来。
清洗:
为了保持湿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需要定期清洗集尘板。清洗可以通过水冲洗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以去除积聚在极板上的灰尘。
污水处理:
被水冲刷下来的粉尘颗粒会随水流进入设备底部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这里,污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过程,将粉尘与水分离,清洁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而分离出的污泥则进行后续的处理或处置。
气体排放:
经过上述过程,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被有效去除,净化后的气体可以通过设备的出口排放到大气中,或者输送到其他工艺环节。
湿电除尘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高温、高湿或含有油性和粘性颗粒物的气体净化。然而,它也存在成本较高和对水溶性物质处理效果不佳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