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策略是在分析检索提问的基础上,确定检索的数据库、检索的用词,并明确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查找步骤的科学安排。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索策略:
自由词检索
包括标题词、关键词、文摘词、全文词等。
通过从文献篇名、正文或摘要中抽取出来的能表达文献主要内容的单词或词组查找文献。
主题词检索
使用主题词进行检索,适用于课题检索。
分类号检索
按学科分类进行一级一级检索。
著作检索
在数据库中通过作者姓名进行检索。
截词检索
用于检索词的单复数、词性的词尾变化、词根相同的一类词,以及同一词的拼法变异等。
高级检索
提供多个检索框,允许用户输入多个词或词组,并使用逻辑运算符进行组合检索。
二次检索
在单项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新的检索词,并选择“结果中检索”。
专业检索
使用检索算符将检索词进行组配检索,多为图书馆检索专业人员使用。
分类检索
按学科分类进行检索。
题名检索
直接输入准确的文章题名或杂志名称进行检索。
著者途径
直接检索作者全名,快速获得作者的学术成果。
关键词途径
用词灵活,符合用户习惯。
块检索策略
将检索主题分为几个技术上有意义的检索概念组,针对每一个检索概念组创建一个独立的块,之后将各个块进行组合。
渐进式检索策略
通过多次检索的层层限制,逐步缩小检索范围,得到合适数量的检索结果。
检索降噪策略
通过字段限定、频率算符使用等手段减少检索结果中的噪声。
在制定检索策略时,需要明确课题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主题分析,并科学地拟定逻辑提问式和合理地规划查找步骤。根据检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检索方案,以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