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5S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为纪律
出入车间大厅时要随手关门,开门或关门时要轻推轻放,不可猛烈撞击,避免将门损坏。
上下班进入车间统一靠通道右侧通道中间行走,不可打闹嬉戏、快速跑动等。
在休息区域吃的零食、水果皮屑等不可扔在地上,需集中扔在垃圾桶内。
书报架上的书籍借阅完毕后,需整齐地放在书报架上,不可带出休息区。
上班要穿工衣,不可佩戴首饰,如戒指、项链、耳环等,男生不可蓄长发,女生需将头发扎紧帽子内,进入车间要穿静电衣,扣子要扣4颗以上。
公司发放的厂牌,要按照要求填写上面的内容,不可在上面乱涂乱画。需将厂牌统一挂在自己胸前或其他明显位置。
在作业时,不可压黄线。需统一将凳子推进流水线里面,防止人员绊倒。
公司发放辅料管理,如作业工具或劳动防护用品等妥善保管,不可在上面乱涂乱画等。
上班作业过程中不可以讲话、嬉笑,讨论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事情。
整理
将车间现场内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类,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管理需要的东西。
车间内废品、边角料当天产生当天处理。
合格部件、产品经检查人员确认后及时入库。
班组产生的返修品及时返修,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整顿
将有用的物品分类定置摆放,保持数量、质量清晰、井然有序,取放方便。
设备、机器、仪器有保养,摆放整齐、干净、最佳状态。
工具有保养,有定位放置,采用目视管理。
产品:良品与不良品不能杂放在一起,保管有定位,任何人均很清楚。
所有公共通道、走廊、楼梯应保持地面整洁,墙壁、天花板、窗户、照明灯、门、窗户无蜘蛛网、无积尘。
清扫
自觉地把生产、工作的责任区域、设备、工作器材清扫干净、保持整洁、明亮、舒畅的生产以及工作环境。
公共通道要保持地面干净、光亮。
作业场所物品放置归位,整齐有序。
窗、墙、地板保持干净亮丽;垃圾或废旧设备应及时处理,不得随处堆放。
设备、工具、仪器使用中有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清理。
清洁
将以上3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按照5S整理、整顿的要求,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对物品进行定置,确定现场物品贮存位置及贮存量的限额,并于坚决执行。
日后如需变动,应经车间领导小组批准,同时要及时更改定置标识。
素养
爱岗敬业,遵守规章制度,提高素质,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习惯。
贯彻执行命令,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守纪律的员工素养。
保证安全生产,严守公司机密。
这些标准旨在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员工责任感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