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时间:2025-02-14 09:46:48 单机游戏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一种 评标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条件下,通过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及商务部分,确定一个折算投标价最低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技术规格通用、性能标准明确或无特殊技术与质量要求的项目采购。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主要特点

单一因素评标:

以价格为单一因素确定中标候选人,即投标文件满足招标文件全部实质性要求且投标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为中标候选人。

价格调整:

评标时需要将商务部分(如付款条件、供货范围、交货期等)和技术部分偏离量化为价格因素,进行价格调整。

无需技术折算:

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但评标委员会无需对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进行价格折算。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如小型工程、一般的住宅工程的施工项目等。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操作流程

初步评审: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

价格调整:

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价格调整方法,对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及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作必要的价格调整。

确定中标候选人:

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条件下,确定折算投标价最低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

提交评标报告:

评标委员会应当拟定一份“标价比较表”,连同书面评标报告提交招标人。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优点

经济性:

通过比较投标价格,选择价格最低的投标人,有助于招标人获得最为经济的投标。

公平性:

所有投标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评审,确保了公平竞争。

透明性:

评标过程和方法明确,有利于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腐败现象。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缺点

忽视质量:

过分强调价格因素,可能忽视投标人的技术实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风险:

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投标可能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但实际支付价仍为投标报价,可能导致承包商因低价中标而面临经济压力。

结论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一种在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无特殊技术与质量要求的项目采购中常用的评标方法。它通过价格调整的方式,确保评标过程的公平和经济性,但也存在忽视质量风险和承包商经济压力的潜在问题。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招标人应综合考虑项目需求、技术要求和市场情况,确保评标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