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规程是为了规范土地估价行为,统一估价程序和方法,做到估价结果客观、公正、合理而制定的。以下是土地估价规程的主要内容:
总则
规程制定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确保估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
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城镇、独立工矿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农村建设用地地价评估可参照执行。
从事土地估价的基本规定:土地估价师不得少于7名,宗地地价评估由具有评估资格的市场中介机构评估,土地估价师不得少于2名。
职业道德:估价人员和估价机构应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工作,不得作任何虚假的估价,应为顾客保守秘密,按原则收费。
土地估价报告的有效期:土地估价报告的使用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一般不少于5年。
土地估价的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规程解释权:规程由发布机构负责解释。
都市土地估价基本原则和程序
都市土地估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使用、最高最佳使用、市场比较等原则。
都市土地估价的程序:包括准备工作、资料调查与整理、基准地价评估、宗地地价评估等步骤。
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般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交通状况等。
区域因素:如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个别因素:如土地位置、用途、形状等。
基准地价评估
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市场交易资料、确定评估范围等。
资料调查与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路线:包括级差收益法、市场交易资料评估等。
基准地价的确定:通过评估得出基准地价,并编制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和绘制基准地价图。
基准地价更新:定期更新基准地价以反映市场变化。
宗地地价评估
宗地估价程序:包括确定估价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计算估价结果等。
收益还原法:通过预测土地未来收益还原出土地价格。
市场比较法:通过比较类似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评估土地价格。
成本逼近法:通过计算土地开发成本逼近土地价格。
剩余法:通过计算土地开发完成后剩余价值评估土地价格。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利用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修正宗地价格。
各类用地宗地价格评估
宗地类型:包括居住类、商业金融业、工业、仓储、交通、综合、公共绿地等用地。
不同土地权利的宗地价格评估: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役权等价格评估。
土地估价成果验收及确认
基准地价成果的验收及确认:包括评估方法、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的审核和确认。
宗地估价成果的确认:包括评估结果、评估报告的审核和确认。
名词解释
对土地估价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以上是土地估价规程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时还需参照最新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