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排酸是指 通过特定的处理过程,将牛肉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乳酸)排出,从而改善牛肉的口感和风味。以下是关于牛肉排酸的详细解释:
基本原理
牛肉在新鲜屠宰后,肌肉中的乳酸等酸性物质积累,导致肉质较硬,口感不佳。
排酸过程包括在一定的温度(通常在24小时内降到0℃—4℃)、湿度和风速下,将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后挥发掉。
排酸方法
自然排酸法:利用牛肉自身的代谢作用,将肌肉中的酸性物质逐渐排出。
冷却排酸法:将屠宰后的牛放入排酸库,在0℃—4℃的环境中冷藏24小时,使乳酸分解并挥发掉。
排酸后的好处
排酸后的牛肉具有低糖、低胆固醇、低脂肪的特点,纤维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咀嚼和消化。
牛肉中所富含的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口感也更好。
排酸过程中,牛肉细胞内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鲜味物质基苷(IMP,味精的主要成分),使肉的酸碱度被改变,新陈代谢产物被最大程度地分解和排出。
排酸牛肉的特点
排酸牛肉的pH值上升,酸度下降,肉质恢复弹性,释放出更强的牛肉风味。
排酸牛肉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确保肉质的新鲜和口感。
综上所述,牛肉排酸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使牛肉中的酸性物质分解和排出,从而提升牛肉的口感和风味,使其更易于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