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符号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标准符号,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基本符号
a: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获得。
b: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
c: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
表面粗糙度代号
a1, a2:处为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µm)。
b:标注加工方法、镀涂或其它表面处理。
c:标出取样长度(mm)。
d:标出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标出加工余量(mm)。
f:标出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撑长度率。
特殊符号
R a z y:表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其中:
Ra:表示平均粗糙度。
Rz:表示最大峰值高度。
Ry:表示最大谷值高度。
Rq:表示均方根粗糙度。
Rt:表示最大峰谷高度。
Rmax:表示最大峰值高度。
图形符号
基本符号 + 数字 + 单位:例如,Ⓡ12.5 表示表面粗糙度Ra值为12.5微米。
最大值符号:在基本符号上方加一横线,表示最大粗糙度值。
最小值符号:在基本符号下方加一横线,表示最小粗糙度值。
标注规定
表面粗糙度符号一般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在同一张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符号、代号,并尽可能靠近有关的尺寸线。
这些符号和代号为工程图纸中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提供了标准化的表示方法,有助于确保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