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一般在1mm以下,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常见的粗糙度符号及其意义如下:
Ra:
表示平均粗糙度,是一个平均值,表示物体表面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粗糙度。数值越小,表示表面越光滑。
Rz:
表示最大峰值高度,是指物体表面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距离差值,用来表示表面的起伏程度。数值越大,表示表面起伏越大。
Rq:
表示均方根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用来表示表面的整体粗糙度。数值越小,表示表面越光滑。
Rt:
表示最大峰谷高度,是指物体表面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总距离差值,用来表示表面的整体起伏程度。数值越大,表示表面起伏越大。
Rmax:
表示最大峰值高度,是指物体表面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最大距离差值,用来表示表面最大的不平整程度。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符号:
基本符号:一个带有横线的圆圈,表示该表面有粗糙度要求。
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在基本符号上加一短划,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等。
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在基本符号上加一小圆,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
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上述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并在横线上加一小圆。
这些符号和解释有助于在工程图纸和技术文档中准确地表示和沟通表面粗糙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