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是由卫生部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定,旨在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规范适用于餐饮业经营者(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但不包括无固定加工和就餐场所的食品摊贩。
总则
目的 :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
适用范围:
餐饮业经营者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定义
餐饮业: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根据集体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单位。
环境卫生
建筑与设施:
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设计和建设,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排水系统,并定期维护保养。
清洁与消毒:
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对餐具、容器、操作台、厨房设备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废弃物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防止环境污染。
食品采购与储存
采购管理:
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查验食品原料的合格证明文件,并进行验收、登记。
储存管理:
按种类、性质和保存要求进行分类储存,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食品保质期管理:
严格执行保质期管理,及时处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严禁使用过期食品。
食品加工与制作
加工制作场所:
保持干净、整洁,操作台、设备、工具等符合卫生要求,生食和熟食加工制作场所分开设置。
食品加工制作人员:
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等,严格执行加工制作规程。
食品加工制作过程:
确保加工制作过程符合卫生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其他卫生要求
排气口:
装有易清洗、耐腐蚀的网罩,防止有害动物侵入。
通风设施:
就餐场所空气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
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
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设备上应有温度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
加工经营场所门窗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必要时设置灭蝇设施。
采光照明设施:
加工经营场所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源不应改变食品的天然颜色。
废弃物暂存设施:
废弃物暂存设施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结论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详细规定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环境卫生、食品采购与储存、食品加工与制作等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该规范,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