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可以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方法
基本原理:基于道路设计参数和理论计算来推导通行能力。
计算简便:计算过程相对简单。
精度较低:由于未考虑实际交通运行状况,结果可能不够精确。
适用场景:适用于初步设计或快速评估通行能力。
动态方法
基本原理:考虑实际交通运行状况,通过观测或模拟得到通行能力。
计算复杂: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实时交通数据,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精度较高: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当前道路的实际通行状况。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通行能力评估的情况,如交通规划和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例如,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使用静态方法进行快速评估,而在实际交通管理中则需要使用动态方法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以参考: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
基本公式:
```
C = ∑(ni × Ci)
```
其中,C为路段单向通行能力,ni为第i条车道的通行能力,Ci为车道通行能力,i为车道编号。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基本公式:
```
C = ∑(Kj × Cj)
```
其中,C为交叉口通行能力,Kj为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Cj为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j为车道编号。
机动车车道通行能力计算(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
基本公式:
```
Np = 3600 / ti
```
其中,Np为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ti为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自行车车道通行能力计算(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
基本公式:
```
Npb = 3600 × Nbt / (tf × (ωpb - ωb))
```
其中,Npb为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m)),tf为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Nbt为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ωpb为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ωb为道路宽度。
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计算:
基本公式:
```
Ns = 3600 × ψstg - t1 / (tis + 1 / tc)
```
其中,Ns为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tc为信号周期(s),tg为信号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t1为变为绿灯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s)。
这些方法和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以获得更精确的道路通行能力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