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的故事
驴子、猎狗、猫和公鸡的故事
一只老驴子因为干不了活,决定到不莱梅去当音乐家。
驴子途中遇到了一只老猎狗,猎狗因为力气减退也不能打猎,于是和驴子一起前往不莱梅。
接着,它们遇到了一只老猫,猫因为捉不动老鼠,也决定加入。
最后,它们遇到了一只公鸡,公鸡因为即将被做成烤鸡而悲伤,也被邀请加入。
四个伙伴一起上路,最终到达不莱梅,并一起住进了一个强盗的家,通过音乐吓跑了强盗,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亨德尔的故事
1707年,亨德尔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前往威尼斯。
他被邀请参加一个化妆舞会,但不擅长跳舞,于是坐下来弹钢琴。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斯卡拉蒂被亨德尔的演奏深深吸引,误以为是魔鬼在弹琴,后来得知是亨德尔,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
斯蒂芬·福斯特的故事
斯蒂芬·福斯特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美国音乐家,19世纪享有国际声誉。
他的歌曲如《哦,苏珊娜!》《家园故老》《老黑奴》等在美国家喻户晓,也在中国流传甚广。
福斯特为后人留下了可观的艺术财富,但他去世时,他的全部经济遗产只有钱包里的38美分。
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在一家餐厅吃饭时,突然灵感迸发,在菜单背面谱了一首歌。
他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侍者误以为他已经吃过饭并准备结账,贝多芬却按照菜单价格付了款,然后冲出了餐馆。
帕格尼尼的故事
意大利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以其复杂的旋律和高深的琴技闻名。
有一天晚上,一位听众误以为他的小提琴是魔琴,要求查看。帕格尼尼用皮鞋代替小提琴,演奏起来竟跟真小提琴差不多,令在场的人惊叹不已。
肖邦的故事
肖邦4岁时,家里添置了一台钢琴,他常常自己爬上去弹母亲平时弹奏的波兰民歌。
他的父母发现后,为他请了钢琴老师,肖邦在练习上更加刻苦,7岁学会作曲,8岁登台演出。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带有浓厚的波兰民族色彩。
这些故事展示了音乐家的才华、坚持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音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希望这些故事能给你带来启发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