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宏程序加工锥形孔或锥螺纹的步骤如下:
确定加工参数
确定锥形孔或锥螺纹的直径、高度、R(起点减终点的半径差)、刀具半径、螺旋铣孔螺距、步距角度等参数。
编写宏程序
根据锥形孔或锥螺纹的几何特征,编写宏程序,包括进给速度、旋转速度、刀具路径等。宏程序通常使用变量和公式来描述零件或加工过程。
例如,对于锥形孔的加工,可以使用以下宏程序结构:
```plaintext
G00 Z100 1=起点直径 3=高度 4=R 起点减终点的半径差,有正有负,等于0就是直孔 5=刀具半径 6=(等于0时加工内孔,非0时加工外圆) 7=螺旋铣孔螺距 这个螺距必须是高度的整倍数 8=步距角度 加工时程序每执行一次圆心角的变化量
10=[8/360]*7 每步Z变化量
11=[8/360]*4*7/3 每步圆半径的变化量
1=1/2 IF [6EQ0] GOTO1 1=1/2+5 加工外圆时进行刀具半径补偿计算 GOTO2
N1 1=1/2-5 加工内孔时进行刀具半径补偿计算
```
设置坐标原点
坐标原点通常设在工件的上表面中心,从上向下进行加工。
进行刀具半径补偿
根据加工外圆或内孔的需要,进行刀具半径补偿计算。
测试和验证
在加工之前,对宏程序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准确性,确保刀具路径的正确性、加工质量、精度和速度等方面。
执行加工
在程序测试完成后,开始加工锥形孔或锥螺纹,注意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刀具路径、切削方向和加工质量等方面,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并保持加工质量稳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使用宏程序高效、准确地加工出锥形孔或锥螺纹。建议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软件,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