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程序确认制度应确保程序在首次加工前经过充分的调试和验证,以保证产品生产的可靠性,并避免因程序错误导致不合格品。以下是一个数控程序确认制度的示例:
目的
通过在首次加工前对数控程序进行调试和验证,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因程序错误导致的生产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编程加工设备的程序确认。
职责分配
工程部:负责图纸转换及数模绘制,审核并下发数模文件至制造部门。
制造部门:编程人员根据工程部下发的图纸及文件进行编程和效验,使用CAM软件进行加工模拟,确认程序无误后进行试加工。
质保部门:负责程序验证试件的检测确认,确保试件合格后方可存档。
生产部:负责使用经过确认的合格程序进行批量生产,并进行自检、专检、巡检和末检。
工作程序
工程部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进行图纸转换及数模绘制,并将数模文件格式统一为无IGS文件,审核后下发至制造部门。
制造部门编程人员根据工程部下发的图纸及文件进行编程,并通过机床上的“空运行”功能效验加工轨迹是否正确。确认轨迹正确后,对产品进行试加工,并在自检合格后交质保部工序检验员专检。试件合格后将此程序存档。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批量产前都需要进行首件检查,经自检和专检确认首件合格后,方可开始生产。需按工艺文件的规定的频次进行自检、专检、巡检和末检。
质保部门负责程序验证试件的检测确认,确保试件合格后方可存档。
生产部负责使用合格的程序进行批量生产,并进行自检、专检、巡检和末检。发现问题需及时告知编程人员,待编程人员调整验证后再进行生产。
禁止私自修改程序
严禁私自修改程序,只有车间领班和调机员才能拥有机台程序保护锁的锁匙,其他操作工严禁私自配置机台锁。程序修改需经过相关审批流程。
记录和存档
所有经过确认的程序及其测试结果、修改记录等应详细存档,以备后续查验和追溯。
通过以上制度,可以确保数控程序在正式投入生产前经过严格的验证和测试,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