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怎么审查合同程序

时间:2025-01-26 03:33:17 单机游戏

公司审查合同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形式审查

合同文件结构:检查合同文件的开头、正文、签署部分是否完整,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资质证明等相关材料。

合同格式规范:检查合同格式是否符合公司规定或行业标准,如字体、字号、排版等。

合同签署:确认合同签署人是否具有合法授权,签署过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实质审查

合同主体: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包括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经营范围管理制度等,确认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所需的资质和许可,审查对方代表是否为法定代表人或具有合法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合同条款:全面细致地审查合同条款,包括合同名称、交易内容、交易程序、表述方式、生效程序等是否合法、合规,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是否涵盖了合同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条款,审查合同条款的实用性,确保条款能够满足交易需求,并有效防范风险。

合同权利义务:审查合同权利义务是否明确,避免存在模糊或歧义的情况,审查合同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条款之间协调一致,无冲突或矛盾。

合同风险:审查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违约风险、争议解决风险等,并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审查合同中的清洁条款,确保不存在可能导致纠纷的潜在问题。

其他相关审查

合同类型识别:在正式审查前,识别合同类型,确保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一致。

法律法规审查:关注合同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合同内容不违反这些规定。

风险提示:努力发现并提示业务部门在合同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及不利条款,特别是有可能加重公司责任、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因约定不明有可能产生重大争议的条款。

合同内容完整性:分析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包括标的、价格、质量标准、数量、履行期限等。

公平原则:在公平原则下,对于委托方一定的倾斜,确保合同内容对委托方公平合理。

可操作性条款:分析及设置合同的可操作性条款,确保合同条款能够有效执行。

风险假设审查:进行风险假设审查,预测并评估潜在的风险点。

复查及挖掘:最后进行复查,挖掘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内部审核流程

送审:合同承办人将相关合同草案及相关原始资料办理报批手续。

部门审核: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业务需求,签署审批意见,若需会签则转其他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转法务审核。

法务审核:法务部门对合同条款、内容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进行审查。

管理层审核:各业务直属(副)总裁对相关合同进行审核,并签署相关意见,涉及资金支出的合同需经总裁审批。

签章备案:公司印鉴管控人员见合同审批表及合同草案等相关资料完备后,予以签章,并进行合同备案归档。

通过以上步骤,公司可以全面、系统地审查合同,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从而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并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