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大坝的利与弊如下:
利
防洪:
三峡大坝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有效控制了洪水,保护了下游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每年能提供约1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有效解决了电力不足的问题,并减少了对燃油和燃煤的依赖。
航运:
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上游与中游的航运条件,使得万吨级货轮可以直达重庆,提高了航运效率,促进了水上运输业的发展。
水资源利用:
三峡大坝可以调节水位,控制下游地区用水量,平衡水资源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配置效率。
旅游:
三峡大坝的建设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周边地区的旅游收入。
灌溉:
如都江堰担负着四川盆地农田的灌溉任务,提高了农业产量。
弊
生态环境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包括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还会淹没部分农田。
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地质灾害问题:
建坝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水污染:
三峡两岸的城镇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长江,加重了库区水污染。
鱼类影响:
修库筑坝改变了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影响了鱼类的产卵和生长,一些大坝的建设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导致鱼类数量明显下降。
泥沙问题:
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流态发生变化,引发水文特征改变,造成水库淤积,对泄水建筑物腐蚀,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问题。
总结
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带来了显著的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环境和移民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应对措施,可以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总体而言,三峡大坝的利大于弊,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