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也是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和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米,坝顶高程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分三个阶段进行,全部工期为17年,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大坝建成后,形成了一个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通过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三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
在环保和生态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坝截流后,三峡库区的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但在库尾的江津以上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此外,中下游的水文过程、河床冲刷、湿地格局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峡大坝不仅是中国工程技术的结晶,也是全球水利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大坝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雄厚实力,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建设经验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