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简介

时间:2025-02-15 19:38:04 主机游戏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于189年至220年在位,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最终被迫禅位于曹丕,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直至去世。

早年经历

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母亲是灵怀皇后王荣。王美人因遭到何皇后的毒杀,刘协在年幼时便失去了母亲,由董太后抚养长大,因此被称为“董侯”。

登基与动荡

中平六年(189年),汉少帝刘辩即位,刘协被册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同年,董卓废黜刘辩,立刘协为皇帝,并迁皇太后于永安宫。董卓伏诛后,刘协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返回洛阳。

曹操专权

建安元年(196年),刘协受制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曹操逐渐掌握朝廷实权。刘协曾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但未能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后,刘协在魏王曹丕的逼迫下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以二女嫁于曹丕。

晚年生活

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山阳区山阳故城)。他放下了皇帝的架子,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深受百姓爱戴,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

去世与谥号

刘协于234年去世,享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小风村),谥号孝献皇帝。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充满了权力斗争的悲剧,他作为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见证了东汉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尽管他努力延续汉祚,但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