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北宋文学家、宰相,与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的仕途生涯充满波折。嘉祐二年(1057年),他与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他曾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他出为河南推官,并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多次被贬,包括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等。徽宗立,他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后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后谥文定。
苏辙在文学上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他的政论如《新论》和《上皇帝书》等,分析当时政局,切中要害。他的史论如《六国论》,评论历史,暗喻北宋王朝的现实。他的文学作品还包括《诗传》、《春秋传》、《论语拾遗》、《孟子解》、《龙川志略》、《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等。
苏辙的政治立场和文学成就,使他在北宋时期具有重要地位。他与父兄齐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和政治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