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称

时间:2025-02-15 03:50:33 主机游戏

小学教师职称根据《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具体等级包括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思想品德标准

教师需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模范遵守师德规范,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勤于进取。

专业理论水平和业绩条件

高级教师:需要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一级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教学工作量级

高级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60课时。

一级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00课时。

班主任经历

高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累计担任班主任5年以上。

一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累计担任班主任8年以上。

其他相关信息

职称改革:改革后,小学和中学的职称体系已经统一,主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具体包括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评价标准变化:职称评定更加注重师德和教学水平,不再单纯依赖论文和课题等科研成果,而是更加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贡献。

这些信息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概览,帮助了解不同职称等级的要求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