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养老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其 《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这些标准旨在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安全、舒适、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标准内容
等级划分:养老机构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到五级,等级越高,表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越高。
评定指标:包括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下又细分为若干子项,每个子项都有相应的分值。
评分标准
环境:120分,包括交通便捷度、现场查看机构主要出入口和建筑主要出入口、养老机构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或设置在其他建筑内、设有供货物、垃圾、殡葬等运输的单独通道和出入口等。
设施设备:130分,涵盖养老机构的建筑、床位数、护理设备、医疗设备等。
运营管理:150分,包括机构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
服务:600分,涵盖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关爱、文化娱乐等。
《国家标准实施指南》
版本更新
2020版:已废止,之前的评定要求不再适用。
2023版:最新发布,供地方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时参考使用。该版本在2020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包括将个别一票否决项降级为普通评分项、按照最新政策标准修改有关表述及要求、放宽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等)的基础条件等调整。
实施指导
实操性评价工具:指南详细列出了每个评定项目的具体操作说明和评分标准,帮助地方民政部门更好地落实国家标准。
组织评定工作:民政部将指导各地以《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为评价工具,组织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国家标准落地见效。
总结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及其实施指南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求,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养老服务体验。各地民政部门应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实施指南,组织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