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砌筑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材料要求
砖或砌块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水泥应有合格证明,砂要干净且含泥量符合标准。
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砌块进场需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场地准备
清理砌筑位置的基础,保证坚实、平整,并提前浇水湿润。
摆砖撂底
按照墙体的组砌方式,在放线位置用砖或砌块试摆,使砖缝均匀合理,减少砍砖数量,提高效率和美观度。
立皮数杆
皮数杆上应标明砖的层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等的高度位置。
皮数杆一般立于墙体转角处和交接处,间距以10 - 15米为宜。
盘角挂线
先砌筑墙角,墙角是墙体的关键部分,其砌筑质量会影响整面墙。
墙角砌好后,要挂准线,24墙及以下墙体单面挂线,37墙及以上墙体双面挂线,保证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
墙体砌筑
砌砖方法常见的是“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
灰缝厚度要均匀,一般为8 - 12mm。
砌体交接处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3砖长,否则应采用钢筋网片或混凝土垫块等加强措施。
接槎处理要符合规范要求,留槎要符合规范要求,如留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留直槎时,要加拉结筋。
设置拉结筋,如果是填充墙,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在墙和柱之间设置拉结筋,加强墙体和主体结构的连接。
门窗洞口及过梁施工
门窗洞口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过梁可以采用预制过梁或现场浇筑,安装或浇筑位置要准确。
顶部斜砌
墙体砌筑到接近梁、板底时,要等墙体沉降稳定后(一般间隔7天左右),再用砖斜砌顶紧,角度一般为60°左右,保证墙体和梁、板底的连接紧密。
其他要求
墙体要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清水墙水平灰缝厚度不大于10mm,应控制在8~12mm为宜。
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砌筑过程中应注意砂浆的饱满度、灰缝的厚度和均匀性,以及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砌筑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这些要求确保了墙体砌筑的质量和稳定性,符合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