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举措和持续的努力,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政策支持和环境完善
制定精准的产业政策,从普惠式扶持向精准化转变,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特别是软件产品型和云服务型企业。
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软件业良好生态之基,从政策、产业、技术和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
完善软件企业认定、软件产品登记备案管理,研究制订信息技术服务重点业务目录。
技术创新和研发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实施“核高基”重大专项和电子发展基金项目,重点突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关键软件技术。
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研发能力和推广应用。
加速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开展工业软件试点示范,逐步完善产业链。
人才培养和引进
统筹软件业相关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及产学研结合的新场景,推动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
探索行业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厚植软件业高端人才沃土。
市场拓展和应用推广
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
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创新服务运营模式。
推进软件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服务和工业软件等方面重点标准研究制订,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力度。
产业协同和生态建设
深化产业链协作,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小型微型企业和新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支持原创软件创新,鼓励产业资本支持软件业,强化软件业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吸引政产学研等各方力量,协力优化软件生态,提升软件创业空间、软件园区等的管理和建设水平。
国际合作和开放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遵循软件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兼顾各方的合作机制。
支持软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