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培养目标
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通过组织学习活动,深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增强对党的信仰和方向感。
实践锻炼
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及各类基层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宗旨。
定期评估与反馈
定期举行考核,让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党组织通过评估了解积极分子的成长状况和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在各方面提升。
组织关注与关怀
通过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坚定入党的信念。
指定专人培养
由党组织确定的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跟踪式培养,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成长情况。
党内活动培养
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预备党员宣誓大会、优秀党员命名表彰大会等活动,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接受党内生活的熏陶,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观念。
社会实践培养
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观察他们的表现,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集中培训培养
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等规定的教育内容,通过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
考察培养
党支部定期分析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他们提出具体要求和帮助明确努力方向。
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要经常向党组织和培养联系人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一般每季度一次,汇报要实事求是、忠诚老实。
再培养计划
对培训不合格者制定再培养计划,如因特殊原因需终止培养的个别人员,党组织需整理好相关书面材料存档。
转入人员的培养
对从外单位转入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应指定专人对其入党材料进行审查,并与本人谈话,了解情况,及时制定培养教育方案。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党组织输送合格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