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四宴是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四种宴会,分别是 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和会武宴。
鹿鸣宴
定义: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
起源:宴会之上必须要奏响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是为起源。
流程:通常在放榜次日举行,除了身为宴会主角的举人学子,还会有内外帘官,也就是乡试时的考务人员,一同庆贺。
琼林宴
定义:为殿试后新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
起源:因在皇家花园“琼林苑”举办而得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
流程:殿试皇帝宣读名次后,赐给新科进士的宴会。新进士们由状元率领以名帖拜谢主考官,并拜谒宰相和三司使,称“谢恩”。
鹰扬宴
定义:武举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
起源: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意思。
流程:主考官在鹰扬宴上称“座主”,考中者称“门生”,自称“武门”。同考者称“同年”。
会武宴
定义: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比鹰扬宴更大。
起源:无明确记载,但通常在武科殿试放榜后进行。
流程:规模比鹰扬宴更大,具体流程无详细记载,但也是庆祝新科武举人的重要宴会。
这些宴会不仅是庆祝科举考试成功的仪式,也是古代科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士人的笼络和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