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是一句 古语,用来表达孝顺要及时,趁父母健在时关心关爱他们,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这句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树希望静止却被风不断刮动,子女希望尽孝却父母已经离世的无奈和悲痛。
具体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这比喻了客观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子欲孝而亲不待:
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这反映了子女在父母健在时未能及时尽孝的无奈和悲痛。
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孔子在听到皋鱼的哭声后,引用这句话来告诫弟子们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及时行孝。皋鱼在表达他的三个过失时,也提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进一步强调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因此,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提醒人们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及时尽孝,不要等到父母去世后才后悔莫及。孝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应当在父母健在时用心去关爱和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