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元夜游》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翻译:
己卯年的上元节,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地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我也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建议: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儋州上元节夜晚与老书生们一同出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光和民俗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得失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放杖而笑”一句,既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也是对韩退之钓鱼无得的幽默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