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1912年6月26日—1994年6月18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北武昌,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工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及605所副所长。
王承书于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在美国期间,她主要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1956年,王承书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先后在受控核聚变、等离体物理、铀同位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回国后,王承书领导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铀扩散机,为我国第一座铀浓缩气体扩散工厂的分批启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还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为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贡献了关键力量。王承书在核事业中的杰出贡献,使她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王承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女性。她的一生清贫,却将所有的热情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临终前,她还将毕生积蓄十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展现了她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承书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人,成为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她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核事业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