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年度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
审查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拟定审计计划或方案。
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与执行情况
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以为企业运营提供增长服务。
债权债务的增减情况
审查企业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确保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
审查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折旧、报废等管理情况,确保其账实相符。
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单项业务的审计工作
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详细的审计和分析,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收支项目、费用开支与报销等工作
审查车辆费用、招待费用、业务费用等支出情况,以及职工工资的发放和离退休人员费用支付情况等。
发票、凭证、账册、报表的真实性
审查其填制是否符合企业财务规定。
收入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
审查是否严格按照国家、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依法组织各类收入,有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乱收费问题;资金的入账方式及管理是否合规、合法;应上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有无隐瞒、截留、转移和坐收坐支等问题。
支出的合法性、效益性
审查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有无挤占挪用、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等问题;审查支出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将资金转移下属单位进行支出的问题;审查经费的使用效益情况,具体包括经费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即单位是否履行其法定职责,向社会提供了有效服务;经费使用是否节约合理,有无明显不当和损失浪费情况;检查开展业务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资产的完整性
审查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其他应收款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确保其账实相符。
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
包括企业的收支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规定。
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
包括企业的收支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财务收支的完整性审计
包括企业的收支是否完整地记录和反映了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财务收支的效率和经济性审计
包括企业的收支是否经济、合理地使用了企业的财务资源。
财务收支的风险管理审计
包括企业的收支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财务收支的信息披露审计
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否充分、准确地披露给内部管理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控制审计
通过审计的方式,确认公立医院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是否对医疗以及药品的收支情况实施了分别审计,是否严格执行了政府部门制定的药品价格政策,有没有结合政策的变化来对药品定价进行及时调整。
医保结算审计
关注医疗保险基金和救助资金方面,确认是否存在异常的筹资和支出,医疗费用补偿人数是否匹配参保人员就诊人数,医保收入在业务收入中占比的合理性等。
财务管理审计
包括对财务规章制度、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
预决算管理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批复,确定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全面、完整,预算依据是否充分,调整预算、动用结余资金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等。
收入收费管理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内容,确定收入是否全部纳入法定账簿,收费依据是否合法合规,有无未经许可擅自收费等问题。
支出管理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内容,确定支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列支出、挤占挪用等问题。
往来管理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账款,确保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资产管理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