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解决供给侧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
目标: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配套性。
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四大支柱: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推动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实现“充分发展”和“平衡发展”。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微观主体:调动和激发各类微观主体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列车”稳步前行。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协调: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绿色: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开放: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战略支撑: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发展,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
区域协调: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全面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