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前夕。由于联军缺乏箭矢,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利用大雾天向曹军的水寨靠近,借助曹军的箭矢来补充自己的短缺。
具体过程如下:
计划制定:
诸葛亮命令制作20只草船,每船上都堆满了稻草人,并利用大雾天向曹军阵地靠近。
行动实施:
在大雾的掩护下,诸葛亮指挥草船悄然接近曹军,曹军误以为是敌军来袭,纷纷射箭攻击。
借箭成功:
曹军的箭矢射入草船后,诸葛亮指挥船只立即转向,让箭矢射入江中。待到雾散之后,曹军才发现自己被欺骗,而诸葛亮成功地用敌人的箭矢为自己补充了弹药。
这个计划的成功不仅解决了诸葛亮军队箭矢短缺的问题,还巧妙地利用了曹军的箭矢,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最终,诸葛亮带着满载的箭矢返回,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也不禁感叹自己比不上诸葛亮。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代表智谋和计谋的象征,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