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是指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达成的共识。其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从而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双方均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湾。
各自表述:
大陆和台湾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形成书面协议。
事务性商谈:
在事务性商谈中,双方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而是就具体事务进行协商。
九二共识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
1992年1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晤,就如何在事务性商谈中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进行协商。
函电往来:经过一系列的函电往来,双方最终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九二共识的意义和影响:
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求同存异:九二共识的精髓在于求一个中国之大同,存两岸分歧之小异,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
维护稳定:九二共识被认为是维护两岸稳定的定海神针,坚持九二共识,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
尽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具体解释上存在分歧,但九二共识仍然是两岸开展各项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