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赏析

时间:2025-02-14 12:20:23 网络游戏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杰出杂文,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文化问题上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

1. 以小见大,比喻贴切

鲁迅先生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文化继承问题具体化。例如,他用“大宅子”来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不同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这些比喻既贴切又富有创意,使读者能够形象地理解复杂的文化问题。

2. 对比鲜明,反衬强烈

文章开头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再提出“拿来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这两种错误观点的批判,鲁迅不仅突出了“拿来主义”的合理性,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 幽默讽刺,才情横溢

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幽默而讽刺,他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对“送去主义”的行径和滥调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例如,“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这句话既挖苦了“送去主义”,也讽刺了当时的“摩登”作风。

4. 形象描绘,入木三分

文章在描绘“送去主义”的表现时,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如“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这些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

5. 含蓄深刻,言简意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虽然对文化问题上的批判继承问题观点明朗,但对政治时事的一些抨击则含蓄地提到。这种含蓄的写作手法,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专制,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智慧和勇气。

6. 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文章不仅是对文化问题的探讨,更是对当时政治和文化现实的深刻反思。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不仅是对文化继承问题的深刻见解,也是对民族自强、文化自信的呼唤。

总结

《拿来主义》是一篇思想深刻、见解独特、语言生动的杂文。鲁迅先生通过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幽默讽刺和含蓄深刻的表达,深刻地剖析了文化继承问题,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