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计价是一种 传统的计价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价格=定额+费用+文件规定,并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在定额计价中,不论是工程招标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均以此为唯一的依据。承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确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这种计价模式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
定额计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工程计算: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出各项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的综合单价。
工程计价:
将计算出的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汇总,最终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定额计价法的特点包括:
法定性:定额计价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具有法律效力。
指导性:定额计价的主要计价依据为国家、省、有关专业部门制定的各种定额,其性质为指导性。
统一性:承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确保计价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然而,定额计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定额价与市场价脱节时,会影响计价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市场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市场行情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定额计价,以确保计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定额计价也在逐步向清单计价模式转变,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