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是指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占其同期应税销售收入或利润总额的比例,是衡量企业所得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 按销售收入计算: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 应纳所得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 × 100%
2. 按利润总额计算: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 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 同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 100%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所得增加,相应的税负也会有所上升。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实施税收优惠等措施来调控经济,这些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
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经营状况、资产结构、融资结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税负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的高低。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的方法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享受税收优惠,降低所得税税负率。例如,使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成立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等。合理规划企业收入和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企业收入和成本,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所得税税负率。
合理运用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税前扣除项目,如职工教育经费、研究开发费用等,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所得税税负率。
合理运用税收调节费用:
如企业利用捐赠公益事业、企业重大损失等,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降低所得税税负率。
优化资产结构:
通过合理调整资产结构,比如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摊销年限,符合条件的可以加速折旧或者缩短折旧年限。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有效手段。在财务管理中,降低成本首先要求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都能合理税前扣除,所有的成本费用都能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避免因不能扣除而产生纳税调增。
咨询专业税务顾问:
税收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税务顾问,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税收筹划方案。
行业参考范围
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参考范围如下:
租赁业
:1.50%左右
专用设备制造业:2.00%左右
专业技术服务业:2.50%左右
专业机械制造业:2.00%左右
造纸及纸制品业:1.00%左右
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2.00%左右 通用设备制造业:2.00%左右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左右 塑料制品业:3.00%左右 食品制造业:1.00%左右 医药制造业:2.50%左右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左右 金属制品业: 轴瓦:6.00% 弹簧:3.00% 其他: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 水泥:2.00% 其他:3.00% 造纸及纸制品业:1.00% 纺织业: 袜业:1.00% 其他:1.0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0% 服务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2.50%
商务服务业:2.50%
其他服务业:4.00%
其他行业:
租赁业:1.50%
畜牧业:1.20%
批发业:1.00%
农副食品加工业:1.00%
零售业:1.50%
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