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不同
初次分配的主体是各种市场主体,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企业。
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再分配。
概念不同
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主要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的现金或实物分配过程。
性质不同
初次分配是由市场调节机制的,注重效率原则,以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再分配是政府调节机制的,注重公平原则,以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稳定。
注重点不同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报酬。
再分配注重公平,通过政府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范围不同
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公民以及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植的产业部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分配原则,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综上所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主体、概念、性质、注重点、范围和法律规定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初次分配侧重于市场机制下的效率原则,而再分配则侧重于政府调节下的公平原则。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