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梁锥刺股是一则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和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孙敬
事迹:孙敬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纵横家。由于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为了使自己头脑时时刻刻保持清醒,他采用了一种方法:将头发绑在绳子上,绳子的另一头绑在房梁上。每当孙敬低头打瞌睡时,猛低头就会拉扯头发引起头皮疼痛感,从而使自己惊醒。
成就:孙敬最终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学士和政治家。
苏秦
事迹:苏秦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家境贫寒,曾拜当时名学者鬼谷子为师,学得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经论。为了在夜里发奋读书,防止犯困,苏秦在案桌上放了一把锥子,一到犯困时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至足。
成就:苏秦后来得到燕文公的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的战略思想,最终成为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和外交家。
因此,“头悬梁锥刺股”中的主人公是 孙敬和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