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径内孔槽刀的编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示例代码:
加工工艺
由于刀杆和孔径的限制,切削力不能过大,因此可以选择35度尖刀进行粗加工,然后再用内孔槽刀进行精加工。
断屑
通过宏程序的分层加工思想,利用程序进行断屑。例如:
```
1=1(径向背吃刀量)
WHILE[1LE3]DO1(径向分层进刀)
2=[1*TAN]
3=[70-2](槽边深侧22度斜边终点)
4=2(轴向镗孔单位长度)
G1X22Z-47F0.12
G1X[22+2*1]Z[-47-2]
WHILE[4LE3]DO2(镗孔并程序断屑)
G1Z[-47-2-4]
G4X0.3(断屑)
4=4+2
END2
G1X22Z-70
G0X21.5Z-47
1=1+1
END1
G0Z100
G0X200
M05
M09
M01(用于中间观察内孔排屑情况可选择有效)
M03
M08
G0X21.5
G0Z-47
1=3(径向背吃刀量)
WHILE[1LE6]DO3(径向分层进刀)
2=[1*TAN]
3=[70-2](内侧槽22度斜边终点)
4=2(轴向镗孔单位长度)
G1X22Z-47F0.12
G1X[22+2*1]Z[-47-2]
WHILE[4LE3]DO4(镗孔并程序断屑)
G1Z[-47-2-4]
G4X0.3(断屑)
4=4+2
G1X22Z-70
G0X21.5Z-47
1=1+1
```
使用UG软件
打开UG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零件文件。
在零件文件中创建一个内孔,确定内孔的直径和深度。
选择槽刀工具,在工具库中选择合适的槽刀。
在加工路径中选择“内孔槽”选项,设置槽刀的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
在内孔的边缘处创建一个起点,然后按照加工路径进行槽刀加工。
加工完成后,检查内孔槽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后处理。
使用CIMATRON
进行编程准备,了解内孔槽的尺寸、形状以及加工要求。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确定合理的切削参数。
编写数控程序,定义刀具路径、设置切削参数等。
使用模拟功能检查刀具路径的正确性。
进行后处理,生成机床可以识别的代码,并传输到机床上进行实际加工。
基本G代码指令
设定工件坐标系和刀具半径。
设定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
进行初始定位。
进行内孔预孔。
进行内孔沟槽加工。
完成加工,机床复位。
这些步骤和示例代码可以帮助你完成小孔径内孔槽刀的编程。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类型,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