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编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设定工件坐标系
确定机床坐标系、参考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关系。
机床坐标系以机床原点为原点建立X、Z轴直角坐标系,是制造和调整机床的基础。
装夹与定位方法
根据零件特征及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装夹定位方式。
编写加工程序时,通常按装夹次数及其每次装卡的加工内容进行。
选择刀具和编程指令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如粗加工外圆车刀、精加工外圆车刀、切槽刀、车螺纹刀等。
使用常用的编程指令,如刀尖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循环指令(G70、G71、G72、G73、G76)等。
确定加工路线
按先主后次、先精后粗的加工原则确定加工路线。
采用固定循环指令对外轮廓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然后车退刀槽,最后加工螺纹。
编写子程序
利用子程序功能简化粗加工程序,一个子程序可被重复调用多次。
子程序格式为:主程序中调子程序(o m99 m98 p l ),注意使用g91(相对坐标)指令编程。
对刀与试切
采用试切法对刀,同时对刀尖圆弧半径进行自动补偿。
对刀点选在工件的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交点。
程序输入与运行
将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机床专用的计算机中。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信息进行运算和控制处理,将成果以脉冲形式送入车床的伺服机构,使车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示例程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