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编程的步骤方法如下:
分析零件图
正确分析零件图,确定零件的加工部位。
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形状、基准面、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考虑加工面的种类、零件的材料、热处理等其他技术要求。
选择数控机床
根据零件形状和加工的内容及范围,确定该零件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在哪类设备上加工。
确定使用机床的种类。
确定工件装夹方法
工件的装夹方法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必须认真加以考虑。
工件安装一般用通用夹具,必要时也要设计制造专用夹具。
确定加工工艺
确定加工的顺序和步骤,一般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阶段。
粗加工一般留1mm的加工余量,要使机床和刀具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
半精加工一般保留0.1mm的加工余量。
精加工直接形成产品的最终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对于要求较高的表面要分别进行加工。
选择刀具
在对零件加工部位进行工艺分析之后,要确定使用的刀具。
粗、精加工用的刀具要分开,所采用的刀具要满足加工质量和效率的要求。
编制程序
首先进行数学处理,根据零件的几何尺寸、刀具的加工路线和设定的编程坐标系,来计算刀具运动轨迹的坐标值。
使用编程软件(如Master CAM)或手工编写程序代码,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刀具半径补偿等参数。
程序的调试和优化
通过模拟和实际加工进行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检查程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保存和管理编程程序
完成调试和优化后,将编程程序进行保存和管理,合理的程序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
建议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式: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加工要求选择手工编程、自动编程或CAD/CAM编程。
使用专业的编程软件:使用专业的数控编程软件可以提高编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反复验证和调试:在编程过程中,务必多次验证和调试程序,确保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文档化管理:对编写的程序进行详细的文档化管理,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