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线走的步骤如下:
根据加工零件选用机床
分析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毛坯种类、热处理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机床。
根据图纸确定工艺过程
确定刀具、定位加紧装置、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及切削用量的大小,确保加工路线短、进给次数少、换刀次数少。
计算刀具轨迹的坐标值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进给路线,计算零件轮廓线上各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和圆弧的圆心坐标。若某尺寸带有上下偏差时,编程时应取平均值。
编写加工程序
按照指定数控系统的功能指令代码及程序段落格式,逐步编写加工程序。编程员应对数控机床的性能、程序代码非常熟悉。
将程序输入数控机床并进行程序检验
通过键盘直接将程序输入机床,或使用控制介质输入机床。程序检验可以通过图形模拟加工检查刀具轨迹,或进行空运转检验。
其他注意事项
确定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定义工件坐标系原点。
激活刀具半径补偿,设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设定切削方向。
使用G代码编程和CAD/CAM软件编程,前者需要操作员对机床的运动、坐标系、刀具路径等有较深的了解,后者则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自动生成G代码。
在编程过程中,合理安排走刀路线,使刀具沿轮廓的切线方向引入和切出,避免因切削力突然变化而造成弹性变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控车床的编程,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