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评价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评价方案
明确评价目的和范围:确定评价的目标,例如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规性或风险管理水平。同时,确定评价的范围,包括涵盖的业务流程、部门或子公司等。
确定评价方法和标准: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文档审查、实地观察等。制定评价标准,以便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
组建评价团队: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评价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包括内部审计人员、风险管理专家、业务部门代表等。
确定评价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评价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组成评价工作组
在设置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基础上,还要求企业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组,接受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领导,具体承担内部控制检查评价的任务。
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
评价工作组需通过了解企业公司层面基本情况、各业务层面的主要流程、识别有关主要风险后,才能开展实施及测试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内部控制工作。
了解公司层面基本情况。
了解各业务层面的主要流程及风险。在这一阶段,评价工作组把工作重点放在主要业务流程中,如资金管理流程、销售流程和采购流程等。
认定控制缺陷
根据评价结果,识别和认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影响。
汇总评价结果及编报评价报告
将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汇总,并编制评价报告。报告应包括评价的方法、结果和建议,以便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了解内部控制的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程序通常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的评价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确保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通过这些步骤,企业可以全面评估其内部控制系统,识别潜在的风险和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