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通事故中有人受伤时,需要遵循以下程序进行赔偿:
报案和现场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保险公司和交警部门报案。如果有人员伤亡,应立即送往医院,除非事发地段比较荒凉或者无车经过,尽量不挪动事故车,以保留事故现场。
责任认定
交警部门会对现场进行勘查,记录事故情况,并暂扣事故车辆、当事人的驾驶证和行驶证。交警部门根据事故情况作出责任判断,并向当事各方送达《责任认定书》。
赔偿调解
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
向法院起诉
当双方在调解时无法就相关事宜与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时,受害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管辖法院,一般是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强制执行
当判决书生效之后,如果该履行判决义务一方不按照判决书积极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局向赔偿义务人强制履行赔偿义务。
定损修理
如果仅自身车辆有损坏,拿到责任认定书后,取车或取证。
伤残等级鉴定
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这些赔偿需要根据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来计算。
准备起诉材料
准备好起诉状、身份证、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等相关材料。
庭审和上诉
在开庭时,会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出具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则开庭,要注意按时到达、带好相关证件和证据原件、遵守法庭纪律等。庭审结束后,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上诉。
建议: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保险公司和交警部门的沟通,确保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和指导。
如果对方要求的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处理赔偿事宜时,务必保留好所有相关的证据和文件,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