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接待审批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先审批,后接待 :所有的公务接待活动必须先获得审批,然后才能进行接待。这一原则确保了接待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先预算,后报销:
接待活动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预算,接待结束后,相关费用需要按照预算进行报销。这一流程有助于控制接待成本,防止浪费。
接待审批责任
机关部门、群团组织、直属单位、后勤实体:
由分管工作的校领导审批。
学院、科研机构等:由单位负责人审批。
合并接待 :对于可以合并的公务接待活动,应当进行统筹安排,以提高接待效率。无公函接待限制:
没有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原则上不予接待,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接待活动的正式性和必要性。
接待清单制度: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必须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这一制度有助于记录接待活动的具体情况,便于后续的审计和回顾。
住宿和用餐标准
住宿:
接待单位应安排标准间,不得超标准安排住房,也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对于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
用餐:接待对象应按规定标准自行用餐,接待单位可以安排一次工作餐,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
审批流程的简化与优化
标准范围内的接待:一般由对口部门负责人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经综合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由综合部或对口部门按企业规定标准做好接待安排。
标准范围外的接待:一般由对口部门负责人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综合部负责人审核,并征得企业负责人同意后,由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企业规定标准做好接待安排。
审批与监督
一审一核制:所有办件在办理环节均实行“一审一核制”,即窗口受理人员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进行接件审查,后台审核人员对材料内容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核。
窗口无否决权:各业务处室应按照要求,无论申请人申请材料是否齐全,都应启动接件程序并分类处理,不能拒绝受理符合条件的申请。
审查与审核程序:受理环节和审核环节应严格执行审查与审核程序,严禁线下操作,确保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规范公务接待活动,确保接待工作的合规性、节约性和高效性。